五、创新发展支撑自贸港建设的高等教育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战略需求。一要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围绕自贸港建设,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统筹存量和增量,出台《海南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新设、更名、一批高等学校。紧密围绕自贸港“3+1”产业体系发展现实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意见》。深入推进海南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争取纳入教育部与省政府重点共建。打造海南师范大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高地,支持海南医学院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建设为“热带医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支持海口经济学院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琼台师范学院突出培育教师教育特色,打造成为小学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高地。推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类学科专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海洋大学;支持海南开放大学突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办学特色转型发展;支持三亚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单位建设;支持三亚崖洲湾科技城管理局突出“南繁种业”“深海科技”机构引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扩大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人才培养规模。鼓励高校开展交叉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推进第五轮省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二要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需求,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分层次重点培育国家重大重点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科技成果奖等项目。以学科团队、平台团队、人才团队为基础,在热带作物学、热带岛屿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热带药用资源开发、大数据与智慧教育、激光技术与光电功能材料等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和若干个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要强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出台《海南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海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和《海南省学士学位授权管理实施办法》,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三亚崖洲湾科技城管理局、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等入驻机构人才培养指导,强化高校异地培养研究生管理。四要扎实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好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搭建高校与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企业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确保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5%以上,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年底留琼率达到60%以上。
六、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工作队伍
坚持“引育并举、高位嫁接、开放发展”,统筹推进全省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兴教之基。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加强师德榜样引领和评选表彰,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实施《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深化与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合作,继续选派中小学优秀校(园)长及骨干教师赴上海挂职跟班学习。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规定。招聘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约800名、省级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约100名,推动五指山等11个市县共招聘约100名农村地区高层次教育人才、约1000名农村地区紧缺学科教育人才。继续实施“国培计划”、乡镇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实施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开展“省级骨干校长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卓越教师工作室”等40多个培训。二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创新教育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规范中小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强化学校岗位竞聘与聘期考核。推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围绕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机构等平台建设需求,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学科(科研)带头人及优秀人才团队。持续推进“县管乡用”基层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试点。三要扎实开展“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建立健全厅机关示范带动、系统分级分类联动的人员培训机制,力争实现人员培训“五个全覆盖”。分级分类开展专业化大练兵、特色化大比武,采取“订单式选派、清单式管理”,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力度,全面提升教育干部队伍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围绕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化“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促进干部在攻坚克难中磨练真本领、增长真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