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教师结构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教学创意,还需要熟练掌握社会的需求,能够同时拥有娴熟技能的教师,其需求量更加庞大。因此,在教师培养方面,需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差异,在培养全能型教师的基础上,要注重专业化教师的培养。部分院校以及培训机构要注重教师培养的定位,需结合自身院校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师培养方向。“差异性定位”取决于院校的师资队伍和培养条件,同时要考虑到教师培养的区域。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院校或培训机构要根据所处区域的发展程度考虑教师培养的定位和方向。同时,院校应考虑自身设施与师资等内部因素,以及附近其他院校之间的竞争等外部因素,在培养教师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培养过程中要考虑教师个体的差异,结合教师的兴趣爱好,帮助教师充分了解不同的发展方向,采取“差异性定位”。
进行项目实践交互
在先进硬件培训设施的基础上,专业的师资队伍是高职各专业教学的软件保障。院校应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产学结合的基础上,部分院校可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派遣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任教,这样能够有效地扩充教师的数量,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结合,院校的教师也能够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获得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校企共用的双师结构。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上的先进经验都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学校需积极创造条件,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得院校的专业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时,院校间可合作建立交流平台,使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师能够进行技术沟通与交流,加强校内与校外教师之间的技术碰撞,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数量少、任务重的问题。由于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得院校拥有引进教师方面的优势,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吸引教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学校吸收不同层面的专业教师,有效地促进学校打造双师结构的培训团队。
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吸取了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合作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需要由点及面,在深度与广度上均需要达成共识。首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院校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在专业课程设定之前,需要进行企业的市场调研,企业需要参与课程的整合,与院校进行沟通,形成培训与生产合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学校须带领专业的培训团队,与企业的负责人对接,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确定教师培养规模,以及课程内容和后期的培训计划。其次,以企业的生产项目为纽带,校方要将企业真实的生产引入到日常的培训活动中。教师相当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要定期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帮助减少企业成本,同时为日后的工作增加锻炼的机会。院校与企业共同商定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完成的项目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这种产学合作的教师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锻炼教师的职业技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无法与企业深度融合的部分院校,可成立相关的工作室,承揽部分难度较小的项目研发任务,将市场需求与日常培训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1+X”证书制度下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和项目开发能力,“1+X”证书制度信息数量庞大,来源范围广,想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需借助大数据技术。培养人员和部分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支撑,从而完成现代化的教学任务。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的处理,同时将不同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建立资源共享的“1+X”证书制度体系。教师也需要对“1+X”证书制度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成为“1+X”证书制度的原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同时,教师应具有德育教育的能力,学习相关的新规定和政策,进行内部横向交流,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作模式的变化,高职的“1+X”证书制度逐渐融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工作中,教师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并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需要将创新“1+X”证书制度与时下经济发展相契合。逐步完善“1+X”证书制度与专业能力培养控制体系,更好地应对新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是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群体,而高职的工作任务不仅是为社会提供人才,更需要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因此,高职在进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时,应扩大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使其能够更全面地展示信息。新经济时代不仅对高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树立创新理念,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争取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